「我們壯闊台灣之路」活動報導

活動起訖時間:2020/12/9~2020/12/9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林芹瑜報導】

本校政治系系學生會於109年12月9日,在外雙溪校區普仁堂,舉辦「培植台灣競爭與影響力-我們的壯闊台灣之路」講座,邀請到壯闊台灣聯盟發起人吳怡農,與大家分享其離開金融業回台為履行兵役義務,並擔任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下士的經驗。也透過自身在政治圈的觀察與軍中生活的體驗,剖析台灣目前軍事環境與在國際上的情勢,讓聽眾更加瞭解台灣的國防資源,以及如何因應目前的狀況,進一步反思自己能為台灣做什麼。

台灣目前軍隊人數大約是16萬多,一年的國防預算高達四千億,其金額是教育支出的兩倍,佔中央政府總支出的四分之一,由此可知台灣擁有很多的國防資源。不過根據政治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只有百分之二十一的民眾認為國軍有能力保衛台灣,其他百分之七十九抱持著沒信心和不知道的態度,而在場的同學則認為台灣的軍隊制度、對方國家過於強大,都是造成台灣人民對於國防沒信心的因素。有專家分析過去兩百年的戰爭,發現資源多的一方只擁有七成的勝算,反觀資源少的一方若能善用不對稱策略,勝出機率比資源多的一方來的大。吳怡農認為資源多不一定佔有優勢,如何避開對手強項,利用對方弱點這種聰明策略,是有可能大幅增加我們的競爭力。

現場學生提問:「現在四個月的役期學到的知識不太有用,身為後備軍人,當緊急狀況發生時,該做什麼?」。吳怡農認為,役期變短有它的訓練方式,如果是扎實的訓練,短期也會有很好的成效,但如果沒有好好的利用時間訓練,成效不彰,進而失去公信力,人民對國防信心降低。因此,不管役期是四個月或一年,如果能好好利用時間,役期中的付出就更有意義,且被大家珍惜運用。

面對快速變動的國際情勢,台灣的人民該如何提升國防意識,以及有效建立自身的國防能力呢?吳怡農表示,國防並非遙不可及,可以從基本的止血帶綁法開始學習,如果大家都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維護個人的社區安全,那麼國防改革再也不是遙遠的目標,即使一般民眾很少接觸軍事領域,但如果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軍事事務,台灣的軍事實力將更加穩固,台灣人民對於國防的信心也會大幅提升。

【文/國貿二林芹瑜 圖/政治系系學生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