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筷子旅食小鎮:畫出專屬台灣的小吃地圖

活動起訖時間:2018/5/10~2018/5/10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吳秀伶報導】

深入大城小鎮的街巷,記錄每一道台灣小吃的樣貌、滋味,享受每樣美食背後的故事,107年5月10日由圖書館主辦的世界書香日專題演講在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生活考古學家王浩一老師,分享在台灣探索的巷弄美食,並且帶領大家一同進入各鄉鎮中,以旅行、吃美食的方式逛生活。

王老師除了用文字、照片將食物的色香味呈現給讀者,還透過各地的歷史、區域特色來闡述一個飲食文化的形成,不同的鄉鎮會用自己的方式發展出多元的小吃文化,如清朝時的台南苦力,由於當時的經濟不發達,只能吃沒有包肉的菜粽,為了使口感更美味,會加上花生米、花生粉再淋上濃郁的醬料,並配一碗十塊錢的味噌湯;日治時期在基隆的碼頭工人,為了能吃飽又不花錢,所以有了咖哩飯配黃蘿蔔的吃法,在八掌溪的種甘蔗工人,因為連菜粽、咖哩飯都吃不起,所以將麵煮熟、放涼,再加上豆芽菜,淋上醬油,成為豆芽麵。而庶民的吃飯文化種類更是多樣,如新埔的糖粥、大溪的油飯、北斗的高麗菜飯、台南的燒肉飯等。在各地區的食物都有自己濃濃的特色,王老師還幽默的說到:「如果一個台南人跟你說,這個東西太甜了,代表這個東西真的很甜。」

跟隨照片一頁頁的翻動,王老師說他喜歡到曾風華過的小鎮去尋找小吃歷史痕跡,蒐集小吃的大數據,甚至,因為自己太熱愛吃肉圓,將台灣的肉圓吃遍,畫出專屬肉圓的地圖,觀察出濁水溪以北的肉圓皮是以地瓜粉炸成,而以南則是用在來米蒸熟,印象最深刻的一家店,老闆要求不要將肉圓吃太乾淨,要留一些內餡、醬料,當快要吃完肉圓時,老闆提一壺大骨湯,沖入碗中,其中滋味又是另一番享受。

接著,老師更向大家介紹各地的煎粿、麵食、羮類、麻糬以及冰品,每個都是道道地地的台灣榮耀,講到麻糬時,老師說曾經在草屯買了一盒麻糬,排了好久的隊伍好不容易買到,一邊將車子開離店家,一邊將麻糬塞進嘴裡時,頓時後悔了,後悔自己沒有再多買一點,聽到這裡,台下的聽眾紛紛拿起手機,搶著拍下老師極力推薦的麻糬店。

演講的尾聲,老師說通常小吃店家會遇到三難,第一難是能不能將此產業撐滿三個月,數量與口味的調整對老闆來說都是挑戰,第二難是能不能撐到三年,因為過勞使身體健康開始出現狀況,第三難就是能不能撐到第三代,許多產業的第二代為了不讓下一代承受自己經歷過的辛苦,通常不會讓家業傳承下去。對此老師抱持著一顆包容的心,對於現存的美食心懷知足,才能更加珍惜這些小吃,這些有著不同歷史、特色、故事的美味滋味。

【文/政治二吳秀伶 圖/圖書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