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二季新春開講! 《區域經濟整合開始崩解?脫歐&挺川重塑經貿版圖》 陳冲:重新定義區域板塊,以局部合作促進經貿自由化!

活動起訖時間:2017/1/18~2017/1/18

【秘書室/企管系訊】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於2017年1月18日(週三)舉辦第二季「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三場次主題是《區域經濟整合開始崩解?脫歐&挺川重塑經貿版圖》,由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冲擔任主持人,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中華經濟研究院 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與企管系王昱凱老師,共同探討全球經貿在英國脫歐與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變化,與台灣的因應之道。

陳冲講座教授表示,2016年有所謂的「黑天鵝效應」,但2017年應該是「國際上的租稅合作」,也就是今天所討論的區域經濟整合議題。陳講座教授並總結三點。第一,區域經濟不會崩解,但是會有全球經濟的板塊變動位移,這給予台灣極大的機會進行調整因應,台灣要懂得掌握機會;第二,區域經濟整合要重新定義,區域經濟整合不是自由貿易協定(FTA),也不是WTO架構下的GATT或GATS,而是局部合作,促進特定的貿易自由化;第三,台灣政府必須創造一個可以預測(predictable)的環境,以吸引投資消費。陳院長也說明,在整合過程中,必定有些人會遭受挑戰,但是我們應該由提升競爭力的角度思考因應之道,包括政府法規面的調整等配套措施,以幫助台灣在局部整合過程中,善用機遇,持續成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指出,未來區域經濟不是崩解,而是會形成許多小型的整合機制(例如Mini TPP),而且這些小型的TPP可能都和TPP部分章節「長得」很像。因此,即使沒有TPP,但30多章節中對電子商務、公營事業等討論,「他的精神會持續蔓延」。加入局部整合對台灣有利,但李淳坦誠,過去八年馬政府執政期間都做不到了,未來更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藉由諸如「新南向」等較為軟性的協定,幫助台灣進入國際經貿市場。李淳更強調,其實加入TPP極有助於改善國家形象,例如越南在加入TPP之後,就讓人意識到他們對遵循高標準改革的意願,國際形象倍增。

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則認為,未來區域經濟整合不一定在同一個區域,但是「有共同的經濟利益」較為可行。他更進一步指出,目前美國總統川普傾向不加入TPP,「其實反而讓台灣有喘息的機會!」最不好的情境,就是所有國家都加入了,但台灣沒有加入,但未來的發展仍需要進一步觀察。他也指出,其實台灣應該思考的是國家發展戰略的議題,究竟我們要發展農業、科技、觀光或教育等,策略目標明確後,相關的法規配套就應該同步調整。他也提到,台灣政府對於BOT案一般國際標準都是規定BOT案件的內部報酬率應該達10%,但台灣政府卻拼命壓縮廠商利潤空間,其實是不友善也對台灣經濟不利的做法。

行政院政務委員暨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則強調,過去經貿整合強調的是自由貿易與關稅調降等議題,但在新經濟變化中,延續目前政府「新南向」的論述,我們應該要建立一個「區域共識」,由社區意識的型塑,思考區域合作的問題。鄧振中代表進一步說明,台灣在自由貿易上已經非常開放了,但是我們在政府管理上,或所謂「政府治理」上做得不夠,我們的治理架構應該要和國際典範接軌。政府更要做到透明及參與,任何貿易開放項目的影響,應該和各界作充分的溝通,公開說明可能的衝擊,並建立完整的配套措施。例如當有食品安全疑慮時,政府就應該踐行法規規定,讓民眾放心。

李淳副執行長也建議,未來政府應該有更多以科學為基礎的行政決策,包括客觀數據的統計、過去成功的經驗、專業研究成果等,以提高法規合理性。

企管系王昱凱老師則強調,目前各界最關心的就是川普上任後,對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態度。TPP自從2002年開始醞釀,目前已有12個國家加入,但台灣目前尚未參與亞洲的主要經濟整合協議。但中國主辦的APEC則是將「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列為首要議題,三大優先領域包括推動區域經濟整合、促進創新發展與經濟改革成長、以及強化全面連結及基礎建設發展。未來當中國積極尋求扮演區域領導者的角色時,我們也不能輕忽日本在區域經濟可能扮演的角色。這些不同力量都將會重塑全球經貿版圖。

東吳大學企管系主任胡凱傑則表示,第二季《東吳企管財經講堂》聚焦在「反思去全球化逆襲,洞見新跨域化未來」,初步規劃五個主題,除今天舉辦的《區域經濟整合開始崩解?脫歐&挺川重塑經貿版圖》是本季第三場次,未來還有二場次分別是《行動支付攜手數位貨幣搭上Fintech浪潮?是乘風破浪還是隨波逐流》、《當大數據科學遇上小人物個資—數位創新也有代價》。歡迎產官學能在未來有更多的互動交流,與時俱進針對重要財經議題進行思辨,以作為政策制定參考與產業發展後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