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教室的英文 邁向國際化

活動起訖時間:2014/12/1~2014/12/1

【秘書室訊/校園實習記者陳治廷報導】
在全球化趨勢愈加明顯的現今,與他國人民交流的機會可想而知大幅提升,不論在課堂、職場或生活中,「英文的溝通」隨處可見,而台灣的教育政策,也使英文的學習成為每位學子求學生涯中的必備夥伴。本校語言教學中心特別於11月19日,邀請擁有多年國際合作事務經驗的劉凱莉助理教授以「Better English Communi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大學生如何創造國際化的英語學習經驗」為題,準確抓出學習英文的普遍障礙與解決妙方。

為何學習英文,溝通或是應考?
講座的一開始,劉老師分享教學經驗多年來,發現學生的通病皆在於缺乏課堂外「真正的」英文溝通,總將英文學習限於一週兩小時的課堂內,雖能夠充分的準備台上報告,卻無法應付臨場的台下溝通,點出部分學子看重英文形式勝於內容深度的弊病。老師在演講中請十位同學於台上以全英文對談,彼此詢問交換訊息,然後十位同學必須依年齡長幼順序排為一列。這個小活動說明英文的溝通是訊息的交換與確認,是生活化的、是步出教室的。

英文是世界語言,你意識到了嗎?
過去的英文學習總圍繞在「聽、說、讀、寫」,劉老師則認為好的英文學習是綜合「語言能力」與「跨文化能力」。想要培養優質的英語溝通能力必須意識到三樣事實,其一為英文是國際溝通的語言,其二是瞭解雙方文化的重要性,最後則是增加體驗真實異國生活的重要性。劉老師即舉出自身與韓國人交談的經驗,在不知道從哪方面聊起時,對方以我國高粱酒打破沉默,藉此經驗老師發現「瞭解自己和他人文化」對於溝通的重要性,而非僅有一口流利的英文。

學習英文從校園出發
提供學生學習英文的妙方亦是本次講座的重點。劉老師明確地抓出三項學生對於英文溝通的障礙: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缺乏大量閱讀與缺乏臨場的溝通經驗。為了突破上述困難,學習者必須有恆心地保持學習動機、廣泛閱讀(如一天讀一篇文章的習慣)、尋找學習策略並有跨國的學習經驗。本校的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事務處即提供許多交換生的機會,除了提升語言能力更能拓展國際視野。不過對於無法出國的學子,劉教授鼓勵可以透過校內與國際事務相關的活動,進而增加語言與多元文化的涵養,諸如參加國際事務志工、選讀校內開設的國際學術課程等,和外國學生一同交流成長。但最為重要的,仍是學子本身對於英文學習的「主動積極」。

最後,凱莉老師期許學子們在明白學習英文的真正目的後,能將英文帶出課堂並享受它給予我們的價值與益處。

【文/中二A陳治廷 圖/語言教學中心提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