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社會系畢業校友姚彥慈的設計夢

活動起訖時間:2014/12/18~2014/12/18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張德慧、黃羽萍報導】
東吳大學社會系姚彥慈── 一個勇於實踐夢想的女孩,為了一圓設計夢,隻身跨越另一個國度,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AAU)的工業設計研究所就讀,並憑著苦學和毅力設計出一套充滿巧思的作品Eatwell──失智老人的一大福音,並在美國勇奪2014年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競賽」(Design Challenge)首獎,獲頒一萬美元獎金,揚名國內外。

彥慈於103年11月26日回到東吳母校於中午先與社會資源處許晉雄社資長及相關人員餐敘,而在與校長潘維大會晤中,彥慈提到在東吳社會學系學到的思維模式,定義問題、設定目標,協助她跳脫框架,結合資源有效運用,轉換成設計的方法,對之後的設計學習有很大的啟發,校長亦十分讚賞其佳績,祝賀她並希望其產品能成功行銷全世界,最後也表示樂於提供學校的所有協助。

接著出席由社會學系力邀所舉辦的社會學實踐在職場系列演講-「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彥慈的生涯規劃與經驗分享」,教室內座無虛席,學弟妹們回響熱烈。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吳明燁表示,希望同學用心聆聽彥慈學姊的生涯經驗分享,並希冀藉此引導社會系同學出社會後能將在校所學運用於職場上。

充實的大學生活──社會學系、第二語言學習、社團活動三方面的學習
彥慈於就讀本校社會學系時,便開始發想許多問題,像是畢業後想做什麼?自己的興趣又是什麼?如何培養在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需要培養哪些實力及能力……等,於是她除了在本科系精讀之外,亦雙主修日文系培養第二語言的能力,拓展國際觀,並利用課外時間參與各種社團、營隊及研習,課內課外將所有時間盡可能的排滿,多方嘗試、發掘自己的興趣、充實自我並拓展人際關係,以備日後之需,也正是因為在大學時期學科間的出走,為日後跨國學習奠下根基。同時她也認為,時間管理這門課程對現在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如能善加運用分配,將能為自己創造更多不同的出路。

從零開始學習設計──追夢歷程
大學畢業後,她雖聽從父母意見先去日商公司工作一段時日,然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設計,於是和家人溝通後便毅然決然到美國追尋設計夢,從零開始。慢慢的她發現國外的教育跟台灣有很大的不同,偏向實務學習為多,也十分鼓勵學生多和專家、作者直接聯絡互動,強調「主動性」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台灣的學生非常需要學習的特質。在研究Eatwell的過程中,透過近距離觀察,發現美國的教養機構比台灣來說較為專業,老人照護的方式為鼓勵其獨立自主,而台灣則多傾向於請外傭照護。由於人口老化,相對於老人照護的費用與日俱增,Eatwell的設計不僅能節省許多資源及經費,亦能使老人自主力增高,實為一大益處。

Eatwell設計概念
彥慈在設計這套餐具組時,先定義問題,包含老人的日常起居、安全、溝通互動三個面向,而日常作息再細分為行走、洗澡、駕車、飲食、失禁、穿衣六個面向,再從飲食細分為吃藥、吃飯、蛀牙三個面向;接著定義目標有三,一為增加食物的攝入量,二為維持老人的尊嚴,三為減輕照護者的負擔。再者,透過顏色來提高失智老人對飲食的興趣,波士頓大學研究顯示,原本的白色餐盤較不易辨識,而使用橘色餐盤的食用率有24%的人能吃進更多食物、84%的人飲用更多的水,顯見顏色的區別對於老人的影響很大,故她以老人較有反應的紅、藍色為基底做出符合失智老人需求的餐盤。一般典型的碗盤、湯匙對於失智症老人家來說較難以舀取食物,而她的設計讓盤子和湯匙的弧形互相吻合,較方便舀取食物與湯品,碗的一側呈直角設計,可以防止使用者直接將食物撥出盤子之外;再者,由於失智老人的症狀很容易會將杯子碰倒,因此做了防倒的杯子來解決這問題;另外,由於怕老人家嗆到,一般都會讓他們用吸管喝水,但其實吸管放在杯子裡會不停滑動,不太好吸,自然讓很多老人家因為喝不到水而不愛喝水,於是就讓杯子內部有個高低差,這樣吸管就會自然地固定在一個地方,也就提高了老人家喝水的頻率。

創業篳路藍縷──Eatwell
彥慈目前任職於舊金山創投公司,而從設計到創業這段歷程,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尋找適合的廠商來協助生產,藉由各種聚會場合,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將此計畫傳遞出去,使大家認可產品需要被開發「必要性」,讓更多人支持自己,也透過群眾募資來尋求資金協助,實現自己的夢想。她表示「只要持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將理念推展出去,一定會有人願意幫助你,並鼓勵學弟妹勇於離開舒適圈、跨出新領域、開拓新視野,我們應當學習她對自己理念堅持,努力不懈的去完成我們想做的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