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不能成自然 公門菜鳥盼飛出新理想

活動起訖時間:2016/12/13~2016/12/13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胡茜文報導】

從事生物科學相關工作、擁有工程背景,任職六年公務員的作家林于凱(筆名為魚凱),於105年12月13日受邀至東吳大學,和同學分享公職生涯的歷程及對人生的新看法。

過去,魚凱一直很期待能進入國家公園工作,因為除了可以延續他對生態研究的興趣,還能推廣教育、傳達生態保育的理念。但他對工作的想像與抱負,卻在進入公職領域後一點一滴消逝。文官學院老師所提點的「依法行政、廣結善緣、全身而退」,以及官場的關說文化與不合理的研考制度,似乎與想像中公部門的使命感有些背道而行。這也讓他開始思考,公職人員的「初心」,究竟是想為自己所在的社會出一份力,還是只是為了求個穩定?

魚凱的公務員生涯中,曾有次遭長官轉調到距離市區四個多小時車程的高雄梅山上,魚凱開玩笑的說,那樣與都市間的距離好似被流放邊疆一般。那時的生活有許多趣事,比如他下山的路途中,會經過一座當地俗稱的「奈何橋」,原住民大哥笑稱「過的來(橋)是天堂,過不來也會到天堂」,橋名的真正由來是因為住在附近的布農族人每到水蜜桃產季,都會開小貨車經由這條橋下山販售,但由於路段尚未完整開發,因此有些危險,也曾在此發生過幾件車身翻覆的意外,因此取名叫奈何橋。若不是因為真的與居民生活在一起,魚凱不可能會知道這些故事與內情。

再之後,本來想專注於農業議題的魚凱,因緣際會之下碰觸了漁業相關的生態浩劫——台灣鰻魚苗議題;為了能更貼近漁民們的心,於是他決定將筆名取為「魚凱」,也從此結下他與台灣漁業議題間的羈絆。

他不斷的在其有限的生涯中,找尋無限的生機,且從未停止向外探尋自己有興趣的故事,連在他的蜜月旅行中,都能把握機會參訪荷蘭出名精緻型農業的玻璃城,這樣的精神相當令人敬佩。莊秀美教授在演講中提問:「如何找到自己的初衷?」魚凱認為,人一生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位子,在蓋棺論定之前誰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他鼓勵同學們除了多接觸自己關心的事物,更可以去留意社會正運行的脈動,並且積極發展自己的興趣,進而找到立身之地。

【文圖/社工三胡茜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