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生活裡的國際觀

活動起訖時間:2015/4/29~2015/4/29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吳晨瑜、黃羽萍報導】
旅行的意義究竟為何?世界的輪廓你又明瞭了多少?104年4月29日,健康暨諮商中心舉辦「生命教育系列講座」,邀請知名網路作家張苡絃現身說法。她身兼多職,除了是個擁有一萬三千多人的網路作家,更兼有專欄作家、華語老師、以及講師的身分。旅行過二十餘國的她和世界各地的青年對話、用心記錄一段段真摯又美好的跨文化友誼。「我們都在旅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旅行」是她的旅行哲學,對她而言,並沒有此生必去的景點,更沒有不去會死的國家。你問,為什麼要去遠方?她說,因為遠方有我的朋友。唯有啟程,才能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你問,旅行最好的紀念品是甚麼?她會毫不猶豫的說,那會是一輩子的友誼。

參加旅行團、機加酒、抑或是自助旅行的時代將要退燒,苡絃說現在是要迎接全新的「人助旅行」時代!透過「人助旅行」的概念,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國家的縮影,從最平凡的人開始,和他們做最不特別的事,可以藉此來感受彼此的異同,以及瞭解這個個體背後那龐大的文化、歷史、教育的內涵。「和他們做最不特別的事」,就是在推廣一種走進生活裡的國際觀。與其帶外國朋友到101吃鼎泰豐,不如先和他們在學校餐廳吃頓飯;與其不斷問他們他國的風情,不如先開口問對方的課餘興趣,人最好奇的終究還是人,一旦掌握了和外國人互動的正確技巧,將能用一個人,來認識一個國家;用很多人,來認識世界。

The world is a book,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 – Saint Augustine
的確,苡絃沒有環遊世界的大夢,也沒有翱翔萬里的壯志豪情,而「熱血出走」更不是她旅行的意義。然而,這幾年她卻走得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遠。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對「人」的好奇與愛。「好奇」與「愛」使人能跨越種族、宗教、國界和語言的藩籬,進而與世界互動。其實和世界做朋友就像呼吸般容易,抱持著開方放的心胸「帶台灣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吧!

【文/法律二吳晨瑜 圖/財精二黃羽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