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講座活動報導】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大學生要如何判別資訊來源的真偽?!

活動起訖時間:2023/4/28~2023/6/9

為呼應教育部2023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學習辦識假訊息」、「正確使用短影音」、「強化網路個資安全」三大課題外,面對當今社會媒體、數位科技工具的普及,雖提升資訊傳遞的便利性,但也造成「假消息」與「假新聞」的氾濫。因此,現今大學生要如何培養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的能力,乃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特別是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必須自行蒐集資料進行學習時,如何判別資訊來源的「正確性」與「可靠性」顯得更為重要。

本組於112年4月21日邀請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理事長王希老師,以「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大學生要如何判別資訊來源的真偽」為題進行分享,王希老師首先透過新聞報導案例,讓與會師生去思考,該則新聞內容是否可能存在錯誤資訊傳遞,並結合問答互動,循序漸進的引導大家找出關鍵問題點。以及面對AI大數據、新時代數位社群(YouTuber)和ChatGPT的興起,老師也結合相關實例及自身經驗,告訴大家這些內容並非完全可信,有可能傳遞錯誤的資訊。藉此,老師在講座中分享「信息可信度評量」四步驟,幫助大家在接收到各類訊息時,學習查證、判別其觀點來源正確性,並不忘提醒大家核心思維在「批判性思考」和「多看、多聽、多想」,方能不落入媒體操弄和訊息誤導的迷思。

本場講座出席人數為16人,出席者包括教職員生及教學助理。講座量化回饋部分,參與者對於講座整體滿意度平均達4.69 (5點量表),並在問題解決和資訊科技應用之學習效果認同度分別為4.53與4.69分(均為5點量表);質化回饋部分,學員均認為「講師透過公開驗證的資料科學方法,讓我們去思考與探究假新聞對於臺灣民眾的影響」、「當我們接受每則訊息,應該要監督那一則訊息的公平性、正確性」以及「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批判性思考、辨識假訊息,減少自己落入認知偏誤的情況。」等正面回饋。

文/圖 學生學習資源組 蔡博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