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年度高教深耕計畫
111 年度高教深耕計畫
110 年度高教深耕計畫
more
教師教學發展
新進教師系列輔導
傑出優良教師 / 獎勵
職涯全程關懷
學習促進輔導
外語能力提升
教師
學生
計畫管理
本院投入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地區的教學、研究與服務,行之有年,包括:社工系、師資培育中心、社會系與政治系等系均在前三年度(95至97年)結合不同的課程,將學生的學習帶入社子地區。學生在社子的場域當中,以課程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加以實踐,不只從實作及參與過程獲益良多,亦使社子地區因有本校的投入,激發起民眾的社區動力,開始正視社區的發展。社工系在95至97學年度以「社區實作課群」為主體,進入社子地區從事教學與服務,頗具成效。為擴大社子地區的參與及服務,在97年度開始「社區工作」課程,亦規劃帶領學生進入社子地區觀察、參與及服務,課程內容不只包括「見」(觀察),也包括「學」(參與及服務),是以,本計畫名為「社子島見學」。藉由「見學」瞭解社區生活的真實面向,並以「社會工作」專業的觀點,思索社區工作實踐的可能。在課程當中,除了基本的社區的知識之外,更引導學生從社區探查,瞭解社區開始,並透過學生到社區服務的過程,深入的體驗社區的發展動力,瞭解社區工作的整體面貌。師資培育中心於96與97學年度與社子地區學校進行教學夥伴關係,由一開始以焦點座談方式瞭解社區成員之需求與問題,進而於教育測驗與評量、教育行動研究、教學實習,以及服務學習與生命關懷等課程中與社區學校師長們合作互動,主要以社子島上的富安國小與福安國中為實施場域,輔以外區學校之參照,結合專業課程服務學習之方式進入教學現場學習,一方面培養修課同學對於區域教育問題的敏感性,觸發對於公民社會之覺知與對於社區教育之關懷與行動力;另一方面也將區域教育的情境脈絡融入到大學理論課程之中,並延伸至社區學校大專生攜手計畫、夜光天使活動之參與協助,對於修課同學精進自身專業,提升受服務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效,發揮正向的影響效果。大學不應該只是知識灌輸的象牙塔,而是與社區具有互相依存的關係,大學提供專業知識與技能,社區提供服務的場域,兩者相互配合,共存共榮。尤其,社子地區在台北市係屬資源不豐富、開發程度不足與弱勢族群較多的地區,本校選擇弱勢地區提供服務,也發揮了扶助弱小的社會正義精神;同時,本校積極的投入社子地區開創了大學服務社區的新模式,帶動社子地區居民的社區意識,是學校、學生與社區三贏的合作模式。本計畫的執行策略有六:(一)結合相關課程學生,將社會工作與教育知能帶入社子地區。(二)建構社子地區資源整合平台,讓資源可以充分有效的使用。(三)透過社會工作與教學活動,提供弱勢民眾的服務措施。(四)聯結服務學習與教育測驗與評量、教育行動研究等專業課程,發揮理論與實作結合之功效。(五)設計合宜之服務學習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六)協助參與社區學校大專攜手計畫,協辦培訓、定期會議、課輔督導與檢核機制,提升課輔教師教學知能。
2-8 其他(請依計畫內容增列) 3-7 其他 有助於教學成效及創新性作法之具體成果: 2-8-1增進學生學習動機,關懷社會弱勢,並強化服務能量,使其能夠學以致用。2-8-2協助學生具備統整各種理論知識和實際服務情境結合的能力。3-7-1提供社子地區實際服務,使社子地區弱勢民眾(社區學生)得到適切的服務。3-7-2整合社子地區服務資源,激發社子地區自發的社區力量。
本計畫為一個針對教學方式有創新作法的計畫,針對多年對同學的觀察,為增強同學的學習動機,並促使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並且連結學校鄰近社區資源,將同學學習場域從教室拉到社區之中,不僅引發同學對課程的興趣,進而將書本知識理論與實作做一結合,為了達到此一目的,課程設計中將結合以下幾項具體做法: 一、增進學生學習動機,並強化服務能量。為了引發同學對於課程具備興趣因而引發其求知的慾望,教師將班級分成小組,各自針對不同的服務類型作分類,小組內由於人數較少,結合分組討論更具效率,小組內也能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在最後的服務計畫中能夠統整小組的想法,使同學在服務時較具想法。教師將課堂作業的形式也作一改變,針對個人學習以及小組分工的作業,像是每位同學要對照自己的實作經驗,並且結合課程相關書籍相互對照的讀書心得報告,另外小組也要到社區參訪後描繪社區地圖、並且做SWOT分析,相對於傳統教學方式,同學在實作服務時較能專心觀察社區,作業呈現方式也更多元。 二、協助學生具備統整各種理論知識和實際服務情境結合的能力。為能讓同學更容易將知識與實作經驗結合,小組進入社區後必須撰寫社區觀察紀錄,以提高同學對社區事務的敏感度,另外透過老師給予作業回饋或是與小組一起開會,以發揮教師解答及帶領同學反思的功能,於學期末時也繳交期末報告,內容針對小組整學期的回顧,讓同學於期末也能再一次整理全學期的經驗;另外個人也要繳交學習筆記,使學習回歸到自己的學習狀態。以結合課程之服務學習方式進入教學現場學習,一方面培養修課同學對於區域教育問題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將區域教育的情境脈絡融入到大學理論課程之中,並將專業服務學習之實作納入大學教學體系。於期末學生問卷分析中,修課同學在師徒學習、合作學習、授課滿意度等有高度之認同;另外學生學習成效亦可由學生成果報告、期末社區學校檢討會議獲致相同結論。 三、提供社子地區實際服務,使社子地區弱勢民眾/社區學生得到適切的服務。此期計畫社工系社區工作課程中共分有12組進行社子地區服務方案,共計89人,共進入社區540次,方案多元化,除了符合同學興趣外,也針對社區需求提供服務,與社區人士有密切的關係;另外師資培育中心長期與社區學校進行專業課程之服務學習活動,大學師資生對於社區文化背景脈絡,國中小學生學習需求亦逐步瞭解,並對社區學校學生產生進一步關懷與陪伴之情,因著此一脈絡,開啟與社區學校進一步課業輔導攜手計畫補救教學之協助與督導,參與該校課輔師資甄選、培訓傳承、課輔督導、定期會議、期末成果評選、社區師長座談檢討等活動,積極串連師資培育中心與台北都會較為弱勢之社區學校之課業輔導做結合,由社子島福安國中運作模式開始,逐步擴展到大同、萬華區之國中。 推動夜光天使與陽光天使服務學習活動,98、99學年度共計88位同學參與,社區學生130位參加;推動社區服務方案-安寧病房服務學習活動/觀摩98學年度計62位同學參與,約計25位病友及家屬參加;社區國中成就測驗與多元評量活動之辦理,98、99學年度共計1十組41位同學參與,社區學生約計120位參加;各組進入現場進行教學觀摩、成就測驗施測與講解、多元評量活動進行與回饋,各組進入約3-5次,部分同學並參與其後攜手課輔活動,服務人數共計57人;社區中小學深耕閱讀、輔導知能活動之辦理,98學年度共計10組40位同學參與,社區學生約計154位參加;各組進入現場進行深耕閱讀、節慶教學、日語教學、團體輔導活動等,達到寓教於樂之效益;社區學校教學行動研究,98學年度共計七組13位同學參與,社區學生約計93位參加;進行寫作教學、文章理解、生涯規劃、數學課輔等之行動研究課題,各組約進行3-11次不等之行動研究實作,經由問卷與訪談普遍受到學生之肯定。 四、整合社子地區服務資源,激發社子地區自發的社區力量。經過98學年度的籌備,於99年第一學期舉辦「回顧與前瞻:大學與社區合作教學暨服務」圓桌論壇,將歷年來東吳與社子地區之間的合作方案作一回顧,並於論壇前先後辦理:社子Life Show-東吳與社子歷年合作反思與創新座談會(蒐集社區人士意見)、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子博覽會及研討會協調會議(收集東吳大學有在社子地區服務的教師意見),整合後舉辦一論壇活動並且結合靜態展覽(成果海報),使成果整體呈現,也具有相互交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