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度成果

一、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一). 軟實力培育:結合創新科技與藝術人文,共計28位藝術家、23件原生藝術作品、8件藝術家與學生共同創作,成為全臺最多實境藝術的文化空間。並開發「東吳心之旅」、「方寸之間+」APP,使作品得以SLAM、Spark AR方式呈現,落實日常生活美學鑑賞力。自106年度起,推動全體學生修讀邏輯思維與程式設計相關課程之五年計畫,截至109年修讀「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相關課程學生人數已達全校學生62.2%。110年度開設主題「AI-900」工作坊共計五場次,不限學生專業領域,從零開始瞭解AI。自110年3至11月份,五場次共計589位學生參與,其中非資訊學系類學生占八成以上,工作坊滿意度達8.58分(10點量表)。
(二). 教學創新:創新教學導入教師支援系統,教育部於110年度公布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通過名單中,本校計有10位教師通過,較往年補助件數翻倍成長。
(三). 學生自主學習:與天下創新學院合作,導入優質線上課程,108至109學年度學習護照領證張數達42,911張。108學年度全體閱課同學949名,109學年度增加至1,716名。
(四). 疫情下持續關懷學生身心健康:109年度起跨出校園、走進社會,強化推動個人健康檢測,向體育署申請成立東吳大學科技體適能檢測站。自9月設站以來,已舉辦五場次,分別於家樂福大直店、迪卡儂桂林店、士林萬麗酒店、聖約翰社區中心及本校兩校區向23至64歲的民眾實施科技體適能檢測,有效數據共計392筆。

二、     發展學校特色
(一). 雙語學習普及提升:110年成立「東吳大學雙語教學推動資源中心」,對應課程、教學、學習、計畫推廣等工作,召集行政與學術單位共同討論與進行課程研發與探究學習評量機制、規劃師資培育方案,及推廣雙語計畫等工作。
(二). 國際觀養成:增設「跨領域國際學士班」,以華語學習為基礎,以跨領域學習為特色」規劃,課程分為「共通必修課程」、「華語必修課程」、「跨領域選修課群」三部分。
(三). 學院配適度:108學年度推行第二專長跨域學習,打造符合社會趨勢與產業需求之跨域學習課程,完成共同、基礎、核心及專業課程之模組化,並設有「學生修讀第二專長實施要點」、「第二專長計畫書及課程表」、「第二專長課程查詢及選課資訊專區」,使學生瞭解課程內容、修課規定,建構個人學習路徑。自108學年度36個第二專長模組課程,到110學年度已開設共51個。
(四). 永續發展目標融入學研產能再提升:「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本校物理系梅長生副教授的發明專利「一種具有修正核磁共振焦點誤差的燒融裝置」,在437件創新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第六類組(醫工類)金牌獎。另,本校參與「第二十六屆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資管系師生脫穎而出, 2組榮獲第三名、1組榮獲佳作,主題均與SDGs健康與環保議題有所連結。

三、     提升高教公共性
(一). 扶助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成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諮詢委員會,對原住民族文化、生活與諮商輔導、學業與職涯輔導等領域提供諮詢協助。透過上述機制的建立與運作,原民生在軟實力方面有逐年提升趨勢,尤其資訊科技應用、工作責任與紀律、抗壓性能力方面有顯著成長。
(二).校務文化奠基、辦學資訊公開:設置東吳大學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http://finance.scu.edu.tw/),與「校務資訊智能平台」(https://web-ch.scu.edu.tw/ir/web_page/9169),供本校教職員進行資料查詢並應用。
(三). 招生專業化:110學年「校級書審差分處理系統」精進計分法及使用操作。分析110年入學考生資料審查評分結果,全校19個採用校級差分處理系統的單位,整體共識度指標由試評0.51提升為0.58,顯示試評後招生單位依照行動方案作業後,對尺規共識度提升;而在實評後使用系統差分調整功能的17個招生單位中,差分總人數由468降為132人,減少七成以上(73%)的疑義評分。使得共識度指標再上升一成,到達較佳區段(0.7-1.0)的0.73,成效十分顯著。

四、     善盡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實踐:110年度全校共核定補助14支計畫,實踐場域以臨近的士林與北投區為主,更遍及宜蘭、台中、彰化等地。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CSA)辦理之2021首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本校兩件「老士林新共生—跨世代社區慢老計畫」、「彰化縣田中鎮農旅實踐協助計畫—群的力量」計畫分別榮獲銀獎、銅獎。

Back to Top